距离上一篇博客已经过去三年多了,并不是自己惰性,而是我几乎把所有精力投在了工作上的思考和总结。要说这三年干嘛去了,一句话说是做技术管理去了,值得为自己总结沉淀下。
我的成长基石
回顾自己四年多的工作经历,成长很多,真的问心无愧,不算白来。成长一定是痛苦的,必须要主动跳出舒适区,最后自己收获的就是所谓的基石。
业务前端为什么要理解业务
看了上一篇转载的「前端为什么要理解业务」后,结合自己所负责的业务线,越来越觉得业务理解的重要性,而且很多时候应该前置于技术。业务前端为什么要理解业务,我决定也写一点自己的看法。
(转载)前端为什么要理解业务
作为一个业务前端,完成业务需求的同时,还要处理各种线上问题,加班辛苦忙碌了一年,还要被老板说“思考是不够的”、“没有业务 sence”,出去面试,被问项目,也说不出什么有亮点或者有挑战的东西,想做点牛逼的东西,也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方向,好不容易找到一些方向,还要被老板一顿质问,业务价值是什么?ROI 怎样?最终可能就只是做了一点性能优化工作,抽离了一些可复用的组件……不禁让人感叹,业务难、前端难、做业务的前端更难!
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感受和困境,我想告诉你,这真的是太正常了,在阿里内部的技术论坛就有多篇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,我根据根据自己理解和调研,同时参考了多位不同前端领域专家的总结,整理成这篇文章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👇 本文为转载
作者:阿里巴巴淘系技术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09488771/answer/1312341416
「雷军十周年演讲」摘录
这周印象最深的是雷军十周年演讲,以前还吐槽小米搞F码饥饿营销,到后来自己用了小米卧槽真的好用。从学校宿舍到踏上工作,看着小米敲响了钟声。
以下是从演讲中摘取的一些点,觉得很有意义
- 先定一个目标,比如做最好的XXX,然后想怎么让它听起来不靠谱但可以试一试。寻找切入点,少即是多。
- 如果找不到人,是因为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找人。
- 互联网方法中最最重要的:专注、极致、口碑、快。
- 珍惜种子用户,滚雪球最核心的力量。
- 所谓的成功背后,是一个个艰难的抉择,每一个选择背后,都是巨大的风险。
- 创新可以决定企业有多大的想象力,但是质量决定了你能不能活下去。
- 危机,是危也是机。
- 不懂没关系,先总结,然后再补课,再提高。
- 优秀的公司赚取利润,伟大的公司赢得人心。(和“不挣钱,交个朋友”差不多)
看过其他产品的成长之路,成功的方式总是惊人相似,而失败的原因却各有不同。
后端 write once,前端 write anywhere
这个观点虽然有些极端,但我想表达为什么每个团队都缺前端,理想的前后端人员配比应该是多少?当然会看业务形态,但事实上有很多公司后端都在写页面,把前端资源集中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。
为什么我会觉得前端 write anywhere 呢?
开发迭代的 good practice
在上家公司所在的团队是前端、后端、测试、app同学都在一起的业务团队,团队中大部分研发流程与我们都类似,有些不一样的实践对我们也有参考意义。
跨BU申请流程的套路
这周终于把支付宝 OCR 的接口权限申请下来了,回顾这个过程,流程还挺重,跨度10多天,好在都搞定了,也发现一些套路。
技术问题的思考方法
这周对物料中心“主题编辑里怎么去编辑业务组件里的自定义变量”做了很多思考,想清楚了,而且也体会到了 fusion 主题包为什么要那样设计。这里只是借这个过程,和大家交流下我的思考方法,不是书上的方法,只是我自己的具体做法,确实能想清楚问题。